中醫有“藥食同源”之說,人類的疾病有許多與食物有關。古人在烹飪食物中,逐漸認識了食物的性能,同時發現了平素食物中有對疾病治療作用的藥物,如紅棗、薏苡仁、百合、山藥、龍眼肉等列入了中藥本草。
浙江醫院中醫內科楊維佳中醫師說,簡單講,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干燥的癥狀,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于熱,稱為“溫燥”,一偏于寒,稱為“涼燥”。
秋燥會引起身體的一些反應
咽干:秋燥中,口喉部位是最容易判斷身體是否干燥的地方,癥狀較輕的會出現咽干、聲音嘶啞、喉嚨疼痛以及口腔潰瘍等癥狀;有些人會咳嗽,聲啞氣喘不停,特別容易于夜晚發作;體質差的人會將這種秋咳一路持續入冬,或轉變為慢性支氣管炎。
鼻敏感:鼻黏膜在秋天特別容易干燥,由于鼻黏膜附著豐富毛細血管,嚴重時還會導致鼻子出血,還有些人表現為不停地流鼻涕打噴嚏。
皮膚干燥:皮膚在干燥的環境下特別容易瘙癢甚至皸裂。如果經常性撓皮膚、抓癢甚至舔嘴唇,就說明肌膚已經喪失水分了。
頭發干燥:秋天干燥,頭發容易出現干燥枯黃。
便秘:秋天體內水分過度蒸發,加上腸胃功能變弱,不少人都會出現大便干結的情況。
秋燥適合吃些什么樣的食物呢?
秋燥適合吃銀耳、百合、山藥、梨、蜂蜜等。
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可以做銀耳甘菊羹。
山藥味甘,性涼潤,入肺、脾、腎經,有健脾胃、益肺腎、補虛嬴之功效,大家可以做燕麥山藥粥喝。
百合性平,具有清火、潤肺、安神的功效,可以做西芹百合白果藥膳或者做百合粳米粥喝。
梨生津潤燥、滋陰養肺,是所有水果中,滋陰潤肺效果最好的,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疼、大便燥結癥較為適宜,可以生吃,也可以榨果汁添加蜂蜜,或者跟冰糖一起熬,效果會更好。
蜂蜜有滋陰潤燥、美白養顏、潤腸通便等功效,大家可以燉蜂蜜雪梨水來緩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口渴、咽干等癥。
秋天提倡喝粥,最好是將以上潤燥的食物與粳米或糯米同煮,在除燥的同時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