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腎臟病日,我國成人與兒童的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皆不容客觀,對慢性腎臟疾病以及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高度認知刻不容緩。時刻關注身體的變化,認清哪些是慢性腎病的信號。
據了解,我國成年人群中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為10.8%,據此估計我國現有成年慢性腎臟病患者1.2億;而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僅12.5%。因此有相當多病人未發現自己患病,直到發展嚴重時才發現,此時治療已非常困難,多數腎衰竭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療。 【詳細】
世界腎臟病日由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聯合提議設立,定為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其目的在于提高人們對慢性腎臟疾病及與其相關的心血管疾病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認識;讓人們認識到早期檢測和預防慢性腎病是目前全球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詳細】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兩種。腎性高血壓屬于后者。不少腎病患者就是以高血壓為首發癥狀的,同時可出現頭痛、眼花,嚴重的有惡心、嘔吐、意識模糊等表現。
在老百姓的觀念中,一提到腰痛,首先會想到是不是“腰子”出了問題,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腎臟疾病均可引起腰痛。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腎臟疾病都會出現腰痛。
腎臟的主要工作是把含水的代謝廢物(尿)從身體中清除出去。正常人的尿量為每日1000~2000毫升,平均為1500毫升。通常情況下,尿量無論是增多還是減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的信號。
一旦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進行尿液化驗,一般尿常規檢驗,可發現尿中有無蛋白、隱血、紅細胞、白細胞、管型、酮體、尿糖等。但尿常規只能判斷尿中有沒有異常物質,以及大概的情況,故有時常常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好多人會問:難道腎臟有毛病也會引起貧血嗎?回答是肯定的!由于生成紅細胞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是由腎臟提供的,腎臟功能受損時其分泌下降,就會導致人體紅細胞產生不足,進而出現貧血。
首先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有腎臟病家族史的人,因為“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并發癥,糖尿病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數倍;而高血壓患者,病情持續5-10年,就會出現不同程度腎臟硬化的病理改變,所以有這兩種基礎疾病的人應特別注意。
其次是有代謝性疾。ǚ逝、高血脂、高尿酸)、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非甾體累抗炎藥、抗菌素等)、慢性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高凝狀態、自身免疫性疾。t斑狼瘡)、高蛋白質飲食、吸煙、過度飲酒、低出生體重、年齡65歲以上的人群,這幾類人群得定期做尿常規、腎功能、腎臟超聲等檢查。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