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現場

營養師龔秀娥
從中醫學角度來說,冬季是進補的最好時期。進入冬季后,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因此冬季進補,能使能量儲存于體內,從而增強抵抗力。但是冬季進補、運動保健又和其他時節有所不同,怎樣才能正確掌握冬季養生之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過猶不及呢?營養師龔秀娥給出了專業意見。
冬季養生在于藏,第一就是要養腎藏陽氣。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臟機能正常,可調節機體適應氣候的變化,避免引發疾病。
第二,也是這次講座的核心部分——冬季飲食。冬天要多食溫熱,少食寒涼。多吃溫性食物、苦味食物、黑色食物。例如糯米、羊肉、橘子、大頭菜、香菇、黑木耳等。特別是體寒的人,要多吃些溫熱的食物來御寒保暖。但是也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定,比如本身體熱的人就不宜吃太多熱性食物。
第三,冬季運動要適量。營養師建議以快走代替跑步,快走也能起到鍛煉的效果,而且在國外已經相當風靡。但如果遇到像近期的霧霾天氣,要盡量減少外出運動。
第四,冬季要早睡晚起,祛寒就溫。據了解,冬季清晨空氣污染最為嚴重,各種有毒有害氣體夜間溫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只有待太陽出來,地表溫度升高后,才能升向高空。另一方面從傳統營養學上來說,早睡可以養人體陽氣,晚起可以養護陰氣,從而達到健康狀態。
除此之外,冬季最要注意的就是保暖了。營養師提出要冬保三暖,是保頭暖、背暖、腳暖,嚴防冷熱交替造成的燙傷。在長達一小時的講座過程中,營養師龔秀娥圍繞飲食、運動、睡眠等多方面展開闡述了冬季養生需要注意的地方。社區成員在講座過程中通過摘錄筆記、互動答疑的方式充分了解了此次冬季養生講座的相關保健知識。
養生是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置之不理。此次營養師也提到121健康網健康生活方式干預系統,這是一個關注健康的重要工具,讓你更好的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預防疾病。
只要關注到生活中的小細節,慢慢的養成一個飲食、運動的好習慣,就能活出一個健康的人生。聯盟營養師俱樂部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讓更多人關注營養、關注養生、關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