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但說到急救不少人都覺得很重要,但聞起來該如何急救,估計不少人都覺得有些茫然。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外狀況的發生,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平時學一些急救常識,在醫務人員趕來之前,自己先采取一些正確的應急救護措施,就顯得很有必要。
在眾多急救技能中,心肺復蘇一直被公認是最為重要的急救手段,因為在黃金時間內正確的施救有很大幾率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西安市紅十字會應急防護培訓教師白小飛:當我們在院外碰到一個心跳呼吸驟停的病人,如果我們能夠在四分鐘之內的黃金救命時間內開始心肺復蘇,那么這個病人救活的成功率會大大增加,可以有效的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那么當我們遇到多種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驟停人員時,應當如何把握這關鍵的黃金四分鐘呢。
第一步 評估現場
西安市紅十字會應急防護培訓教師王志民:評估現場安全,我已做好個人防護。
施救前首先需要確認現場環境安全,然后判斷傷員是否還有意識,并高聲呼救。
第二步 判斷意識
第三步 高聲呼救
西安市紅十字會應急防護培訓教師王志民:快來人這里有人暈倒了,這位先生幫忙打個120,現場有沒有會急救的,過來幫忙。
隨后確認傷病員處于仰臥姿勢,并平躺在堅硬的地面上,然后解開對方的上衣,觀察十秒內胸廓是否有起伏。
第四步 胸外心臟按壓
西安市紅十字會應急防護培訓教師白小飛:如果病人胸廓沒有起伏,說明病人喪失了心跳和呼吸,F在開始胸外按壓,位置在兩乳頭連線中間的胸骨上。
按壓時應確保頻率在每分鐘100次以上,按壓深度為5厘米。
第五步打開氣道
按壓30次后,用仰頭舉頦法打開傷員氣道。
第六步 人工呼吸
隨后,進行2次人工呼吸。
西安市紅十字會應急防護培訓教師白小飛:那么在吹氣的同時,我們要做到這三點,一是要捏住鼻子,二是要包住嘴,三是要打開氣道。
吹氣時還應用余光觀察病人的胸廓,如果有起伏說明吹氣時有效的。三十次胸外心臟按壓加兩次人工呼吸為一組,重復五組后再次觀察病人的胸廓是否有起伏。
西安市紅十字會應急防護培訓教師白小飛:如果有起伏,說明我們的心肺復蘇成功了。如果沒有起伏,繼續開始下一個五個周期(心肺復蘇)。
除了呼吸或心臟驟停時進行心肺復蘇急救外,面對其他突發狀況時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西安市紅十字會副秘書長李曉東:中國紅十字會在今年的世界急救日之際,面向社會推廣了紅十字掌上急救學堂,利用手機軟件傳播一種快捷方便的急救學習方法和技術。
通過軟件,文字、視頻等多種方式,您可以掌握生活中常見的燙傷、骨折、中毒等多種突發狀況的急救。所以說如果遇到突發狀況,先別著急,試著使用這些急救方法,也許您可以幫到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