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冬季,在中國習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歷“十、十一、十二、”一共三個月,從氣候學上講,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于10℃算作冬季。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溫度較低,冷空氣頻頻來襲,防寒保暖非常重要;同時由于人體新陳代謝減慢,身體抗力有所下降,要進行適量的運動鍛煉身體。從中醫學角度來說,冬季是進補的最好時期,我國也素有冬季進補的習俗,進入冬季后,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因此冬季進補,能使能量儲存于體內,從而增強抵抗力。
進入冬季后,強大的冷空氣“橫掃”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為寒冷的季節,當強冷空氣侵襲時,還常常伴有大風、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隨著冷空氣的降臨,感冒、支氣管炎、哮喘、心腦血管疾病、風濕性關節炎等多種疾病高發。因此,在冬季養生中,防寒保暖首當其沖,是所有人群都要注意的問題。
很多愛美的女性在冬季喜歡做“冷美人”,為了展示良好的身材穿的很單薄。其實,女人的生殖系統是最怕冷的,下半身著涼直接導致女性宮寒,宮寒造成的淤血,導致白帶增多,陰道內衛生環境下降,從而引發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 [詳細]
低體溫”是指人的體溫降到35℃以下的狀況。嚴冬季節,體弱的老人往往因低體溫或者由引發的其它疾病而死亡。數九寒天,一旦老人處于低體溫狀態時,就不再訴說有冷的感覺,如果這時沒引起家中人的注意,就容易發生危險! [詳細]
冬季穿衣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特別注意三個部位的保暖:頭暖、背暖、腳暖。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 [詳細]
雖然說生命在于運動,但運動除了講究方式和量,還要講究時間,要因時而易。根據研究,冬季后半夜經常會出現近地面逆溫層,使得空氣污染物在早晨6時前后最不易擴散。而當太陽出來一段時間,地表溫度升高后,近地層污染物才向高空擴散,因此冬季晨練益遲不宜早。
冬季進補,是我國傳統的防病強身、扶持虛弱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在寒冷季節,更宜進行食補,這對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病體康復等方面,更能顯示出藥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冬季進補應順應自然,以滋補為主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